金融谣言、股市“小作文”缘何屡禁不绝?
2023-08-25 09:31:52 来源: 新京报
最近几天,网络流传出若干金融谣言:“存款超100万元将被永久冻结?”“央行将实施大额存款新规,所有大额存款必须出示特定证明材料”“2023年9月起在办理大额存款业务时应出示资金来源证明”“10月起存款超4万元必备证明”等等。对于这些网络传播的金融谣言,央行都一一进行了辟谣。
(资料图)
尽管如此,这些金融谣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是难以彻底消除,不少民众心里仍感迷惑,不知真假;一些民众不自觉地对自己存款安全产生担忧。显然,金融谣言对于民众金融情绪稳定以及金融市场秩序和金融安全所带来的冲击力不小。
原本在信息化时代,金融谣言是难以“存活”的,有心的民众只要稍微加以思考和分析,或者到央行、金融监管部门或商业银行业务平台进行电话咨询或现场求证,都应该很快会被戳穿。所以,金融谣言至今仍能甚嚣尘上,让人感到疑惑。
事实上,网络是把“双刃剑”,既能在甄别信息真伪和打假上发挥有效的监督功能,同时又为造谣之人创造了十分便捷而又隐蔽的“外衣”。这就是说,这些金融谣言正是凭借网络的劲风四处横行,因为网络的快捷便利与低成本传播,致使金融谣言更加能得以迅速传播。
而眼下金融谣言到底又是怎么传播出来的?有句俗语说得好“谣言起于谋者,兴于愚者,止于智者”,这句俗话形象而又生动地描述了金融谣言的本质、起源与抑制过程。
一切谣言传播都是有目的的,没有目的的谣言是不存在的;在网络时代,谣言更是带着巨大而又明确的目的性。从眼下这些金融谣言看,都是一些别有用心的自媒体人通过自己的网络平台发布一些没有证据或根本不属实的无中生有的消息,来达到蹭热点,以最大限度地博取公众眼球,吸引流量以增加自己的收益。因为这些金融谣言通常与民众金融生活息息相关,捕风捉影地捏造一些信息,总能混淆公众视听,进而引发公众对谣言的关注和炒作,最终达到“非法盈利”之目的。
一切谣言传播又都是因为民众对某些专业领域的知识缺乏,导致民众认知不准和判断模糊,在谣言的诱导下,以讹传讹,更加剧了谣言的传播力、渗透力和影响力。这说明,当前我国仍有不少民众缺乏足够的金融专业知识,对金融真假消息识辨能力低,这不可避免地导致金融防范意识脆弱,更让金融谣言处于一种“畅通无阻”的境地。
最终一切谣言又都惧怕民众的思考、观察和分析,只要民众肯动脑筋,就一定能炼就识辨“妖精”的“火眼金睛”,也一定能成长为识别万物的“智者”。显然,遏制当下金融谣言泛滥的治本之策是多管齐下,形成社会立体防范体系:
一则,启迪民智,加强金融知识培育,把所有民众都培养成“智者”,提高全体民众对金融谣言的辨别力,让金融谣言无隙可乘。提高民众对金融谣言的抵制力,重在提高民众金融素养:短期内,政府各类舆论阵地或网络平台对金融谣言的各种表现形式予以描述,进行深刻揭露;请金融监管机构或商业银行专业人员讲解金融法律法规和金融专业常识,让民众对一般金融专业知识熟谙于心,促使民众对金融谣言保持足够的警惕并提高识辨能力;长期内,可从小抓起,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开设金融专业课程,并作为必修课,通过十年至二十年的努力,使得所有民众的金融专业素养有质的飞跃,对抵制金融谣言具有强大的“免疫力”,使金融谣言失去传播的市场。
二则,营造优良生态,加大网络环境治理力度,让网络空间成为一块净土,提高网络对金融谣言的识辨功能,彻底铲除金融谣言滋生的土壤。要达到这种治理效果,首先是政府金融监管机构、公安司法机关以及市场监管、国家网管机构等建立执法联动协调机制,对金融谣言实行“零容忍”,发现一起,严厉查处一起,消除一切发布金融谣言的机构或个人的侥幸心理。同时,将散布金融谣言的行为纳入“清朗行动”之中,归为“网络诈骗犯罪”;加强网民教育引导,培育网民遵纪守法意识,让网民形成“网络没有法外之地”的深刻认识,增强抵制金融谣言发布的自律意识。
尤其要对当下网络生态进行重构,并加大网络科技投入力度,提高对金融谣言的识别能力,一旦发现金融谣言就进行网络自动屏蔽,压缩金融谣言的传播几率。今后对于散布金融谣言的网络平台或自媒体,第一次警告,第二次终身禁止进入自媒体平台领域,让其无法“谋生”,只有这样才能让所有网络平台和自媒体经营者珍惜自己的“羽毛”,形成一种不敢发布金融谣言、不能发布金融谣言和不想发布金融谣言的良好网络生态,让金融谣言彻底销声匿迹,最大限度地维护金融稳定。
作者/莫开伟 中国地方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岳彩周
校对/卢茜
标签:
相关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