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造预制菜·出海记丨从“跨国性”到“本土化” 国联水产穿越重重关卡的跨洋一跃 观天下
2023-05-16 18:01:48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者按:从广东鱼塘到海内外餐桌,一条鱼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全球漫游记?预制菜风口下,诸多粤企迅速抢滩这一新蓝海,并通过研发创新、标准引领、匠心智造等,让广东美味飘香世界。本期“智造预制菜”,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来到位于湛江的国联水产,现场了解一条鱼从捕捞上岸、菜品加工、冷链运输、再到通关出海的跨国之旅全流程。
一条鱼想要从广东塘头跃上海外餐桌需要多长时间?
国联水产副总裁梁永振给出的答案是数个月不等。为实现这样一跃,这条鱼需经历养殖捕捞、生产加工、检疫通关、跨洋运输、平台售卖等诸多环节,海内外不同的政策标准、市场偏好等都是完成这一跃必须跨越的高耸“龙门”。
(相关资料图)
自成立之初便深耕水产及其加工品出口的国联水产,花费22年时间打通了这条出海路上的各道关卡,并搭建起从塘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
随着预制菜风口的降临,国联水产又在拥抱新的机遇。数据显示,未来四年内,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预计将再扩大超过一倍,增至10720亿元;而在国际层面,中式餐饮市场将也达到4000亿美元。紧盯这一市场,国联水产开发的风味鱼、小龙虾、快煮、火锅、裹粉、米面等预制菜系列已远销欧美、东亚、东南亚、大洋洲等地40多个国家,推动越来越多“中国味道”走出国门,征服海外。
水产预制菜畅销海外的关键,在于国联水产的全产业链把控和强大的研发能力。梁永振表示,依托大数据分析,国联水产能够精准把握市场趋向,有针对性地研发出独特新品,不断引领消费。“未来,我们将继续通过锐意创新,将更多‘中国味道’推出海外,培养一批忠诚的品牌用户。”
历时数月的“跨洋之旅”
在国联水产,一条鱼可以走完从塘头到餐桌的全生命周期,整个流程均可追溯。
首先,这条鱼将在遍布全球的养殖基地中遵循科学的方式养成。据了解,公司原料采购体系覆盖中国、南美、东南亚和中东等地;每条鱼在进入加工环节之前,均经历了严格的日常监管、塘头预检、捕捞配送监控、到厂抽检等,在丰富了公司产品谱系的同时,也保障了原料安全可控和稳定供应。
此外,公司还有相当体量的原料来自周边农户。依托广泛拓展的业务触角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国联水产能够将原本分散、抗风险能力差的农户整合在一起,并为后者提供科学的养殖指导和采购兜底,最终实现“工业反哺农业”。
随后,这些来自全球各地的优质鱼虾将被送上高度自动化的流水线,开始由农到工的跨越。梁永振介绍,原材料基地往往选定在工厂生产半径内,保证渔货能够在捕捞出水的1-2天内,即完成加工入库。“例如,湛江工厂主要面向两广、海南等地的原料,益阳工厂则主要加工来自两湖地区的小龙虾、清江鱼、牛蛙等。”
接下来,在短暂的入库储存后,这些整装待发的产品将按照订单经湛江海关发往海外。梁永振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在原料验收、加工储运等环节的质量把控方面,公司已得到湛江海关专门团队的“一对一”帮扶,有力推动顺利通关。
在耗时1-2个星期的检疫通关后,产品便会踏上货轮甲板,并经历月余的海运跋涉后,最终上架各国餐饮和生鲜平台。长途运输自然离不开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对此,国联水产严格执行包装运输标准化流程,制定了装柜运输要求,确保上锁管理、全程打冷和温度监控,并与国际排名靠前的货柜物流承运商达成紧密合作。
“实际上,以国联水产为缩影,广东水产预制菜在国际市场优势极为突出。”梁永振解释道,这一方面,既得益于本地丰富优质的原料优势,广东水产品总产量及养殖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另一方面,广东水产品加工行业已经相当成熟,从先进的加工技术,到完善的加工链条,加工端已“万事俱备”且“恰逢东风”。
从“出海”到“洄游”
“数量庞大的华侨、华人以及中国留学生创造了旺盛的中餐需求,因而也将成为中式预制菜的忠实客户。”梁永振介绍,以“乡味”为感召,国联水产的产品往往率先进入华人集中的区域市场,随后逐步向其他群体、其他国家渗透。
在长达22年深耕海外市场的过程中,国联水产已经将各环节关卡一一疏通,其市场版图也扩张至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智利等40余个国家和地区。
在这个过程中,梁永振认为,最关键的一环在于标准的衔接。“不同国家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与法规差异巨大,对食品原辅料、添加剂和标签等要求各异。”他进一步解释,如何使产品符合相关指标,并同时做到不减风味,成为一项难题。
解题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其海外最大市场美国,国联水产便先后遭遇两次危机。基于严格符合标准的产品,以及对当地市场的充分调研,国联水产于2004年胜诉全球输美对虾反倾销,成为当时中国唯一一家输美零关税企业;三年后,企业再次突破了FDA“六月禁令”,成为中国第一批恢复对美出口的水产企业。
据了解,目前,国联水产已通过了HACCP、BRC、BAP等高标准的国际认证,是全国仅有的两家同时获得BAP对虾及罗非鱼四星认证的企业之一。梁永振介绍,每新开拓一处市场,企业便会派出专业团队研究当地法规,并结合产品风味特性,不断改良生产工艺;此外,企业还拥有国家认可的CNAS实验室,以对产品进行严格反复测试,并推行“2211”电子化监管模式,使产销全流程可溯源。
此外,敏锐的商业嗅觉使国联水产总能及时抢抓风口。2022年1月1日凌晨,RCEP正式生效。当日,国联水产即拿到了深圳关口及湛江关口的001号报关单和001号原产地证书。3月,RCEP对马来西亚正式生效,国联水产再次拿下广东省出口马来西亚的001号单。
目前,RCEP市场已成为国联水产业务新增长点,相关国家销售额正快速增长,国联预制菜已出口至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新西兰、柬埔寨等多个RCEP成员国,并实现对韩国、日本的预制菜出口“零”突破。
近年来,随着国内水产品消费能力的崛起,特别是预制菜风口激发出更大的消费需求,国联水产又踏上了“出口转内销”之路。在B端市场,餐饮业日益呈现连锁化趋势,随之推动标准化、降本增效等需求高涨,以确保在门店扩张的过程中,菜品品质风味能够稳定呈现。对此,预制菜无疑成为最佳选择。
同时,在C端市场,年轻一代消费群体生活节奏日渐加快,烹饪习惯发生变化,再加上疫情几年的催化,消费者越来越青睐快捷营养的预制菜品。
在此背景下,为满足国内消费群体的多元口味,国联水产也在积极开发新菜品。据梁永振介绍,企业产品层次正不断丰富,其主打预制菜品也从最初偏西式的面包虾等,向鱼类、小龙虾、牛蛙等更突显传统中式餐饮特色的产品拓展。
“本土性”与“跨国性”的身份交织
放血、打鳞、开片修整、开背改刀、腌制滚揉、预炸、熬煮汤底、底料调制、组合调味、冻结、包装……小小一条烤鱼,也需要在流水线上走过如此庞杂的工序。
“实际上,不同预制菜的工艺参数差别可能迥异,每一款预制菜产品的工艺都是量身定做的,生产设备亦需要专门定制。”梁永振表示。因此,日益丰富的产品谱系也意味着庞大的工艺研发和装备添置成本,如何在扩大品类的同时控制成本,成为摆在企业面前的第一个问题。
对此,国联水产坚持“以大单品为主,以小单品为辅”的开发原则。一方面,以烤鱼、小龙虾等系列产品为例,每个系列内的单品基本能够保持相对统一的生产流程,从而能够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
另一方面,作为在大系列基础上衍生的“旁支”,蒜蓉粉丝虾等特色小单品则具备较强的区域性,对于收割特定区域市场、满足不同群体的差异性偏好意义显著。
与此同时,国联水产会对不同区域市场消费特色进行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对产品进行适地化改良。以烤鱼为例,2021年8月,瞄准东南亚市场,国联水产率先推出了一款冬阴功风味烤鱼,随后又根据不同地区消费特色,相继增加了麻辣、青花椒、蒜蓉、酸甜菠萝等风味烤鱼,从而快速覆盖不同海外市场。
将厨房搬上流水线、用机器代替掌勺大厨也并非一蹴而就,在实现高度自动化的同时保证菜品对于味道的还原度,是国联水产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比如,蔬菜的保色、风味口感的保持等均构成挑战。”梁永振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为解决这一问题,国联水产采用了天然发酵物去腥、液氮速冻、真空慢煮等一系列食品技术。例如,液氮速冻能够在零下196度的低温环境下实现秒冻锁鲜,冻结时间比一般方法缩短约30-40倍;真空慢煮则可以改善食物口感,隔绝空气中的细菌,在最大程度上还原食物的色香味。
此外,人才是研发和创新的底气。国联水产主要在上海和湛江建有两家研发中心,研发团队由两类人员构成,一是实操经验丰富的餐饮大厨,二是食品科技专业出身的研究人员,从而实现了菜品研发的理论指导与实践经验充分结合。
据了解,自2015年涉足预制菜,不到八年时间里,国联水产已经开发出风味鱼、小龙虾、快煮、火锅、裹粉、米面六大系列预制菜,产品种类涵盖意面、小龙虾、烤鱼、面包虾、酸菜鱼、虾饺、虾饼、烧卖等。2022年,其预制菜规模已达11亿元,占总体销售额比重超过五分之一。
“未来,国联水产还将继续有针对性地开发新品。”梁永振透露,香酥牛蛙、调理牛蛙、罗非鱼排、酸菜鱼AB包,以及白对虾类预制菜新品正在加紧研发中。
标签:
相关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