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气/液/固/管道等多技术路线发展 支撑终端氢能大规模应用与渗透
2023-08-16 15:26:59 来源: 智通财经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金发布研究报告称,氢储运是氢能实现低成本、高效、规模化应用的基础,该行认为短期以高压气态储运为主流,中长期液态、固态、管道储运等多技术路线共同发展,并实现成本持续下降,支撑终端氢能大规模应用与渗透。氢能储运各技术路线百花齐放,该行建议关注高压气态IV型瓶放量渗透、液氢设备国产化与液氢商业化、管道储运政策规划带来的相关企业的投资机会。
【资料图】
中金主要观点如下:
高压气态储运为目前主流储运方式,适用于中短途小规模储运。
高压气态储运技术相对成熟,为我国现阶段主要储运方式,储氢罐结构简单、前期投资小,其运输成本对距离较为敏感,适用于短距离运输。未来I型瓶替换为储氢量更大的II型瓶,20MPa逐步发展至30MPa-52MPa,带来储氢密度与单车充装量提升,提升效率降低储运成本。对于车载储氢瓶而言,35MPa III型瓶逐步向70MPa IV型瓶发展以实现低成本与轻量化。
液态储运长距离运输成本低,设备逐步国产化并实现商业化应用。
液态储运中液化电费占比约为70%,且具备储氢密度高的特点,较为适用于长距离、大规模氢能储运。此前全球大型液化设备由海外企业垄断,国产核心设备如透平膨胀机、大型液氢球罐等仍处于突破替代阶段。从应用端看,目前我国液氢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该行预计随着液氢核心设备国产化、技术进步降本,液氢有望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固态/液氨/甲醇/有机液态等多技术路线发展,目前仍处于小规模示范阶段。
固态储氢目前以金属氢化物材料储氢为主流技术路线,具备体积储氢密度高、安全性高等优势,在长距离运输场景下具备一定优势,但其存在质量储氢密度较低、成本较高等问题,目前国内外仍处于示范应用阶段,如潜艇、燃料电池汽车、固态储氢站等。此外,液氨、甲醇、有机液态也均处于研发与小规模示范阶段。
在保证利用率的前提下,管道储运可实现最低储运成本。
纯氢管道具有输氢量大、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优势,其储运成本与利用率强相关,该行测算当利用率为10%时,运输成本约17.8元/kg,而当利用率提升至100%时,运输成本仅约2.4元/kg,远低于气态及液态等方式。该行认为短天然气管网掺氢可降低初始投资成本,中长期纯氢管道可较好满足氢能大规模、稳定的储运需求,同时实现最低储运成本。
风险提示:行业技术进步及降本不及预期,政策支持力度、终端需求不及预期。
标签:
相关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