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经济精准施策,中国找准了方向

2023-08-25 15:08:22 来源: 中评网


(资料图)

今年7月,中国进出口和社会融资数据出现季节性调整,西方媒体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再次泛起。那些声音宣称中国政府未能进行大规模金融刺激,中国已成拖累和威胁当前全球经济的主要因素之一,中国产业链将加速外迁,中国面临老龄化挑战,等等。然而这些声音明显存在短视与偏见,也很不专业。

首先,中国为何不像西方国家一样靠天量货币刺激经济复苏?

任何大规模经济刺激,都带有长期成本。美国凭借美元霸权,可将成本转嫁给他国。我们若忽略国情、贸然抄作业,货币刺激的大水将导致人民币快速大幅贬值,打击经长期努力建立起来的人民币国际信用,增加进出口贸易成本,带来国内通胀。因此,中国政府在实施大规模刺激政策上慎之又慎,选择不搞大水漫灌,而采用定向支持、精准施策。

今年前7个月,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与社会融资规模总体保持了较快增长。在信贷保障政策工具上,强调优化结构、找准方向,以支持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城中村改造等为抓手,精准投放、主动引导,以增强实体经济可持续性、促消费、稳就业、扩内需为重点,持续出台针对性政策。在财政政策上,也采取了财政前置、提前投资、稳住大盘等策略,同时针对企业帮扶与民生保障持续出台多项措施。

其次,应理性看待未来产业与人口趋势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中国产业链向亚非拉地区的转移,确在发生,但这大多是相关企业基于自身成本核算等考量而作出的选择。欧美日韩等在不断迈向发达经济体的过程中,也都经历过将低端产能转移到成本更优地区、国内不断升级产业形态的阶段。这是全球化背景下一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路径,也是一国产业升级与国际分工优化的结果。

至于中国的“老龄化问题”,本身是一个伪命题。绝大部分发达国家都存在老龄化现象,一国经济发展的潜力,不在于年轻人的数量,而更在于其整体劳动效率与产业链技术水平。年轻人口数量多,并非经济发达的充要条件,否则非洲、南亚、拉美等应是全球最发达的地区。事实上,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欧日韩等地,仍长期保持着发达经济水平。中国当代劳动者的教育水平、全产业链的效率及现代科技发展等,均使我们越来越有能力靠更少的劳动力来供养更多的老龄人口。

当前中国地方政府的整体负债率远低于美欧日等地区,未来如需适当扩大赤字,仍有空间。尤其是,不同于外债,内债可以依靠现代经济金融工具有力化解,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针对房地产问题,其他国家的相关实践已经积累了丰富有效的应对经验。当前的首要问题是,保交楼、稳民生、尽早恢复信心。我们已经出台了信贷优惠、保交楼、城中村改造升级计划等措施,房地产大盘从主要大城市开始已经企稳。

标签:

相关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