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体验医生的24小时,看到了什么?“医院真的像个迷宫“

2023-08-21 07:44:33 来源: 腾讯网

近日掀起的反腐风暴让我国400多万医生群体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白色巨塔”中究竟是什么模样?

近日,20名广州市民在广医三院第六届“医患角色互换体验营”活动中做了24小时的“临时医生”,他们分别跟随急诊科、手术室、儿科、新生儿科、产房等10个科室的医生体验了医院中的各种生命赛跑,也感受了一线医生的工作节奏与挑战,他们的所思所感,是“医生的付出与收获怎样对等”这个争议话题最好的注解。


【资料图】

看到病痛:“我想穿越回去给自己一个巴掌”

18岁女孩徐禛希结束高中生活不久,抱着“见识大场面”的雀跃心情参加体验,刚坐上救护车时,她还兴奋地拍了张自拍照,但没一会儿,她被病人的痛苦模样震惊了,“一个30多岁的健壮男子,但脸色苍白,嘴唇颤抖,流了很多汗,汗从下巴滴下来,看得出在强忍痛苦,那个时刻我才真正看到一个病人的痛苦,很难形容那一刻的感受,只能说,人类的悲观并不相通,那个时候,我很想穿越回去,给坐上救护车就摆POSE的自己一个巴掌……”

建筑师彭德健在新生儿科体验时,跟随医生进入手术室,意外地遇到一个胎盘前置孕妈妈做紧急剖宫产手术,他听到主刀医生在切开最后一层前说了一句“大家做好准备”,但还是被之后“血像喷泉一样喷涌出来”的场面震撼到,这样的凶险场景让他想到自己的爱人,“生产是这样危险的事,但是她却愿意去承担这样的风险……”。

车站客运员张筱琪跟随急救车体验院前急救,救护对象是一个突然倒地抽搐的外卖小哥,当医护们赶到时,外卖小哥却拒绝随车回医院检查,“可能对他来说,抽搐是习以为常的事了,说不定他手里还在接下一单,对他来说,能生存、能吃上饭才是最重要的”。

两名大学生(左一、左二)在广医三院黄埔院区儿科病区跟随观摩护士为患儿打针。

看到真情:“明天再来看你”是ICU里最真切的情话

大学生关子健在医院ICU(重症监护室)体验时,见到了因车祸重伤入院的年轻人、因摔伤继发感染的老年人、因流产而感染的危重孕产妇,看到了种种因偶然悲剧而命悬一线的人生。

让他揪心的还有家属探视环节,ICU的家属探视只能隔着电子屏幕进行,每个患者5分钟。在这300秒里,有人强打精神喊话鼓励昏迷的女儿,有人呆滞地望着屏幕里浑身插满管子的孩子,不时抚摸屏幕,“‘明天再来看你’,成了一句最朴素而又真切的情话”。

医学生陈阳在急诊科被一位阿伯的超强忍耐力震撼,阿伯在洗澡时摔倒,被水龙头在背部划了三道口子,鲜血直流,急诊夜班医生为他处理伤口。医生说,这么深的伤口,消毒时的疼痛难以避免,坚持不了时就告诉医生,但阿伯咬着牙配合医生做完了消毒、缝合,还不忘感谢医生,“医生值夜班辛苦了,我不怕疼,帮我把伤口处理了就好”。

徐禛希反思,自己这一代年轻人“离娱乐近,离痛苦远,如果不是参加活动,可能接触不到真正的医生和医学”,她在体验中看到了医生怎样对待病人,怎样抽丝剥茧为患者寻找症状背后的问题,“我看到医生对患者的尊重,而患者也应该对医生有充分的尊重,这是这次活动对我的意义”。

两名大学生(左一、左二)在广医三院黄埔院区儿科病区跟随辜淑君医生(左三)观摩接收住院患儿的过程。

看到职业:“医生是工作和生活区分度最大的职业之一”

大学教师刘丹萍在重症医学科体验了一整天,感受到了医护职业的“分割感”,“一道门隔开,进入ICU就完全是另一个世界,沉重的、专业的世界,但中午跟医护们一起吃饭,听他们聊天,就感觉到他们也是普通人,也有很多工作压力,需要自己调整心理状态,而这种工作和生活状态的不断切换、调整,也会慢慢变成他们的职业素养”。

她把医护职业与自己从事的教师职业比较了一下,觉得,自己即使在课堂上也不会跟生活中的状态差别这么大,“我也会和学生们聊专业选择,说到工作和日常生活的状态区别特别大的职业,医生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同样在ICU体验了一天的学生关子键也对这一点感触颇深,他看到护士调整医疗仪器、给病人擦身,观摩医生静脉穿刺的操作,看着护工帮病人转出ICU,但回到医护生活区,医护们就变回了“普通人”,有不喜欢吃的菜,会想按掉早晨的闹钟,会生病,“我再次真切地认识到,医护人员并不是必然能够起死回生的‘圣者’,而是操持着人类千百年来积累的医学知识,与死亡竞逐的普通人”。

两名大学生(左一、左二)在广医三院黄埔院区儿科病区跟随辜淑君医生(左三)接收患儿住院。

看到挑战:“医患沟通是最大的挑战”

“哐当!”急诊室外传来异响,正在体验的大二医学生陈阳循声望去:有人晕倒在台阶上了,很快,病人被放上推车送进抢救室,医生们围过来,评估、检测、找家属。但家属说“不必在意”,这是一位有癫痫病史的病人,以往发作都是这样,精神萎靡,问而不答。

值班医生彭主任查体评估后不这么认为,他请家属坐下来,耐心解释病情可能导致的危重结果,最终说服了家属同意做进一步检查,后来,检查结果果然出现了危急值。

“没想到看到了‘患者不急医生急’的场景,但如果不是医生的谨慎和坚持,可能是另一种结局”,陈阳说,急诊室的节奏总是匆匆忙忙,她跟的医生一上午都没有坐下、喝水、上厕所的机会,但她看到了医生面对质疑不急不躁的耐心和责任心。

医生学林嘉盛、新传系学生黄靖容在儿科诊室与病区体验了一整天,他们都认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是医生最大的挑战,他们所体验的黄埔院区儿科门诊人流量不算大,平均每个患者有十余分钟的看诊时间,但还是碰到了非常着急的儿童家长,“一个两岁的孩子来看诊,医生问家长,孩子的喉咙痛不痛,家长非常激动地讲‘我怎么知道?!’”。

而在儿科病房,他们看到,接收一个患儿住院,辜淑君医生需要提前打印各类资料,跟患者家属面对面交流十几二十分钟,告知各种事项,详细问病史、做检查,回答各类疑问,然后进行案头记录,”这只是接收一个病人的流程,这个下午不算忙,但忙起来时,半天要接八九个患儿入院“。

对于着急的家属、年幼的孩子,医生也总有沟通办法。陈阳在急诊室里看到,一个摔伤膝盖的小女孩拼命护着伤口大哭,不肯让医护进行任何操作,谁也劝不动,一名身形魁梧的外科医生走过来,讲出的话异常温柔:“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呀?告诉叔叔你今年几岁了?……六岁了,那是大孩子了呀!大孩子要勇敢……只是消消毒、包扎一下伤口而已,有一点点疼,但是好得更快……”最终,女孩松开了手,能够配合清创了。

大学教师刘丹萍也对此深有体会,“医生不仅需要有医术,还对人文关怀有要求,我旁观医患谈话,发现不同的病人和家属认知能力、生活境况差异非常大,医生与他们对话,不仅要解释技术方面的问题,还时常要有情感上的交流”。

广州市民志愿者走进广医三院,体验医生的一天。

看懂家人:护士妈妈为何无奈到落泪?

这次参与体验的,还有一部分是医生的家属,他们为了理解家人而走进医院。“我的母亲是一名护士,我永远是幼儿园里面最后一个回家的小孩……”刚刚大学毕业的黎晓晴说,她因为从小缺少妈妈的陪伴,大学也选了工商管理这样跟妈妈完全不同的道路,但她也发觉,自己对妈妈的职业充满了误解,这次走进医院,她旁观了一台脊柱外科手术,目睹一个女孩的脊柱从侧弯状态回归正常位置,让她感动,也对妈妈常说的“这份职业有成就感”多了一分理解。

不过,妈妈的困惑也让她体会到医学有时的无力与无奈,黎晓晴分享,她家最近有一名亲戚患上癌症,但亲戚偏偏信上了偏方,她的妈妈一直劝亲戚相信医院、医生,但怎么也劝不回,妈妈因此无奈到落泪,“医患关系中,信任才是最珍贵的,但信任不仅仅是医生和患者的事,每个人都应该贡献力量,这一次,我跟妈妈说,下次我也去劝劝那个阿姨,至少让她去相信”。

看到问题:“医院真的像个迷宫”

“我去之前发挥了点专业特长,把医院的平面图提前打出来了,所以才没在巡楼时被‘绕晕’”,建筑师彭德健笑着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医院真的像个迷宫,非常绕”。

他在病人服务部体验时发现,病人问得最多的是问路,而服务人员会跟病人讲“不要说你要去几楼,要直接告诉我你要去哪个科,因为你即便到了楼层,可能也要走另一个电梯才能上去……”。

实际上,医院已经开发了手机导航的功能,但对于年长人士来说,还是需要特别的指引,“作为老医院,能通过技术手段把就医体验、服务的温度提上来,就很好”。

大学教师刘丹萍在医院体验了一天后,联系到自己父母生病时面临的护理难题,对请护工的问题有了些不一样的想法:“是不是能有类似‘人生银行’这样的平台,健康的人在假期或者有时间的时候参与照顾病人,他的这些护理时间可不可以‘存起来’,当他自己需要别人照顾的时候,是不是能够用上别人提供的护理帮助?”

这次体验活动是医患的“双向奔赴”,不仅有20多名市民跟随医生体验,还有6名医院新入职的“生脸”职工参加,他们匿名体验了医院的不同医疗服务,并提交了自己的观察和建议。

一名来自医务处的新职工就提出,自己带母亲做体检时,一些项目对操作风险、对预料外的操作的知情告知不够清晰充分,“不是签署了授权、操作之后只告诉你交钱就行,而是要解释为什么要操作、收费,做好知情告知与解释,既是保护患者,也是保护医护人员”。

采写:南都记者李文 通讯员白恬 张迅恺

标签:

相关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