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消费进阶硬科技 “蓝色粮仓”折射粤式增长新路径|粤向高质量
2023-08-31 07:39:46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蔚蓝大海之下,“钢铁巨兽”林立,超百万斤鱼苗泛游其间......近日,随着首台“广东制造”自升式桁架类网箱在湛江下水投产、首批新一代“加强型重力式深水网箱”在台山下水,越来越多养殖网箱正从广东沿岸“走”向深海,海洋牧场这座“蓝色粮仓”的关注度也直线上升。
(资料图)
“其实吃鱼是种软消费,为什么叫软消费?因为可吃可不吃。鱼肉不像猪肉,在中国特别是内地城市的传统饮食结构中占比并不高。现阶段海洋牧场的关注度提高,是‘大食物观’在改变,消费者更重视膳食均衡、健康,所以要进一步拓展食物供应链,从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鱼肉中获取更多优质蛋白。”华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教授、广州南沙华农渔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赵会宏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
在吃这方面,广东向来不落于人后。《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3)》显示,2022年广东全省海水产品产量达458.4万吨,同比增长0.7%,其中海洋捕捞产量达112.42万吨,海水养殖产量达339.67万吨,同比增长1.0%,拉动全省海洋渔业增加值达538.1亿元,同比增长0.9%。
海洋牧场因“大食物观”兴起,但又不仅仅与吃有关。种苗繁育、装备研发、海洋测绘、智慧监控......海洋牧场的建设集合了多项海洋“硬科技”,其背后折射的是广东海洋产业的集群优势,也照见经济第一大省的向海掘新之路。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海洋渔业一直是中国海洋传统产业之一,2022年全年实现增加值4343亿元,占海洋产业总增加值的11.3%,在15个海洋产业中排名第四。其中,广东作为“养鱼大省”,2022年全省海水养殖产量达339.67万吨,同比增长1.0%,海洋水产品加工总量达152万吨,养护型国家级海洋牧场数量居全国首位。
但作为传统的农林牧渔业,此前海洋渔业受市场关注度并不高,特别是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省份,海洋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更为“吸金”。随着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持续提高,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提“大食物观”,“大力发展海洋牧场和深远海养殖”也自2020年来首次被写入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海洋牧场相关产业走上政策风口。
“鱼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保健特性相比畜禽等肉类要更好,不容易产生高血脂、高血压等不利影响,能够为人类提供更多的优质蛋白。”赵会宏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发展海洋牧场的重要意义在于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进一步丰富居民膳食结构。
然而,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城市发展海洋牧场,如何平衡近岸海域的人海冲突、产业冲突成为关键问题,这也推动多地海洋牧场逐步向深远海迁移。
“现在近岸区域,比如大城市周边和部分海湾地带,产业发展趋于饱和,产业冲突比较严重,但离岸海域空间开发程度不高。广东现在走的路子很对,就是‘疏近用远,生态发展’,从探索建设深远海养殖试验区入手,促进深远海养殖的适度集聚发展,打造海上增长极。”中国海洋大学向海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大海表示。
2023年7月,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发布《关于加强海洋资源要素保障促进现代化海洋牧场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要有序疏退10米等深线以浅的“近海”养殖空间,科学规划10米等深线以深至领海线的“中海”养殖空间,同时在沿海各地15米等深线以深、资源环境承载力强、渔业养殖适宜性高、海上交通安全影响程度小的海域内,选址建设一批海洋产业园(海洋牧场类),逐步推动现代化海洋牧场向“深远海”发展。
作为海洋大省,广东海域总面积达42万平方公里,是陆域面积的2.3倍。随着海洋牧场等一批产业陆续向深远海迁移,新的海上发展空间正逐步打开。
种业“芯片”破题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海洋牧场逐步向深远海发展,新业态的出现也对位于渔业产业链前端的种苗选育提出新的要求。
“深远海养殖与近岸养殖所面临的水温、流速等养殖环境完全不一样,需要在种苗环节就筛选出适合深远海养殖的饲养品种。同时,为了更好应对养殖环境的变化,需要进一步提升鱼苗抗病性能,从源头上筛选出一些抗病基因,培育出更适合深海养殖的鱼苗品种。”赵会宏表示。
除了适应深远海养殖环境的“刚需”外,种业创新也为广东渔业产业打开了新的增值空间。恒兴集团(以下简称“恒兴”)副总裁李斌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自“中兴1号”国产南美白对虾新品种成功研发以来,对虾养殖所需的种苗成本降低超过十倍。
“种苗是整个产业的起点,没有种苗就没有这个产业。以前我们不具备种苗繁育能力,只能依赖进口,产业源头卡在别人手上。经过数十年研发,目前恒兴已突破南美白对虾、红罗非鱼等水产品种育种育苗技术。其中‘中兴1号’具有抗病性强、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等特点,既降低了养殖成本,也增加了产量。”李斌表示,目前恒兴已主持并参与完成饲料及育苗技术等九项国家标准,现有国家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共103项。
从科研院所、企业主体到各类新型研发机构,广东自2021年提出实施“粤强种芯”工程以来,在育种科技攻关等领域持续发力,设立种业振兴专项资金,并推进建设农业种质资源共享平台,目前已相继培育金鲳、石斑鱼、军曹、鮸鱼、章红、花鲈、笛鲷等适合广东深远海养殖的高价值优良品种。
作为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和华南农业大学三方共建的渔业科技创新机构,赵会宏表示,目前广州南沙华农渔业研究院也已在海洋牧场饲养品种筛选、抗病育种技术、疫苗研究等领域积累了相关技术储备,“未来我们计划针对从种业、养殖、装备到精深加工的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全链条,开发更多创新技术,推动水产养殖从近海走向深蓝,构建海洋农业新业态。”
融合共建探索
作为广东开发海上新空间的一个缩影,海洋牧场的建设不仅仅与渔业相关,其背后还涉及广东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电子信息等多个产业集群的融合共建。“建设海洋牧场是一个综合性问题。除了要解决鱼苗选种育种等生物技术问题,还要攻克装备技术、管理模式等问题,涉及设备安全、远程监管等环节,是一个系统工程。”赵会宏直言。
系统工程从何着手?中国科学院海洋牧场工程实验室主任杨红生认为,“融合”是海洋牧场未来发展最重要的出路,“比如,要发展深远海养殖,就必须建立起产业链,从苗种、养殖、捕捞、加工,到最终的餐桌环节,实现空间融合、结构融合、功能融合和业态融合。”
在养殖装备方面,广东是全国最早实现深水网箱国产化研制推广应用的省份,近年来更是逐步淘汰、压减近海筏式养殖、吊笼养殖、传统网箱养殖等生产方式,重点升级改造和推广重力式深水网箱装备、桁架式大型养殖装备和大型养殖工船。
目前,广东全省已建成重力式深水网箱近5000个,建成桁架式养殖网箱“德海1号”“海威1号”“海威2号”以及全球首个半潜式波浪能养殖平台“澎湖号”。此外,由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发设计、广船国际有限公司制造的“普盛海洋牧场2号”也将于2023年第四季度交付。
“近年广东持续发力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南方海洋实验室等一批科研机构相继落地,再依托广东相对发达的机械、电子加工产业,和毗邻南海的丰富深海资源,逐步积累起在海洋工程装备研发制造领域的比较优势。”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技术方法研究所副所长陈宗恒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其中,由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牵头研发的“海马”号深海遥控潜水器,就成功实现了中国在大深度深海遥控潜水器自主研发领域“零的突破”。
2022年,广东全省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增加值达77.9亿元,同比增长4.3%,约占全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增加值(773亿元)的10.08%,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3.0%)1.3个百分点。
同时,深远海养殖业态的发展也让智慧海洋技术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海洋牧场现代化建设要坚持数字赋能。基于智能感知、智能管控和智能作业,构建新生产体系和建设新模式,否则不能称为现代化。比如,在数字化方面,可基于多年的数据积累,建立动态模型,评估和预测海洋牧场的生态承载力、环境状况、生物生长状态等。”杨红生表示。
《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0)》显示,截止到2019年底,广东全省从事海洋电子设备制造与信息服务活动的涉海单位超过1500家,其中超过90%的海洋电子信息企业集聚在广州、深圳、珠海、东莞、惠州等珠三角地区。
从种苗繁育、装备研发,到海洋测绘、智慧监控......广东正逐步构建一条向海洋要空间、要增量的新发展之路。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标签:
相关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