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芯”做酶制剂行业领跑者
2023-08-04 10:40:56 来源: 三门峡网
文/图 本报记者 张静怡
河南崤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正在对溶剂进行配比观察
仅以玉米和大豆为生产原料,就能实现年产值1.5亿元;不到5年时间,就跻身全国酶制剂行业十强企业,先后被认定为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河南省“瞪羚”企业……8月1日,记者走进河南崤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崤函生物”),一项项荣誉见证了该公司的创新发展成果。
【资料图】
“我们是集生产、研发、销售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生物企业,主要生产酶制剂、菌剂等生物化学制品。”崤函生物副总经理肖东坡介绍。
酶,是生物体内各种物质化学变化的催化剂,经过提纯、加工,制成了催化效率高、作用条件温和、污染度小的酶制剂。酶制剂的用途极为广泛,可应用于食品加工、生物肥料、医药、纺织、环保等众多领域。
那么如何将酶从简单的玉米和大豆中高效提取?如何制成活性高、功效强的酶制剂?如何在生产过程中实现“零污染”?这些难关都需要企业进行大量的研发和技术创新才能攻克。
近年来,崤函生物紧密围绕微生物发酵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进行科技创新、研发攻关,通过院企合作、高层次人才引进等途径,广泛延揽专业技术人才,先后引进领军人才刘仲敏、河南省农科院杨丽荣研究员团队、河南农业大学林晖博士团队,并与河南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建立“校企实训基地”,共同开展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工作。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科研装备水平,年均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5%,购置安装7L、50L、5m3等自动化发酵试验生产线,建设微生物菌种实验室、小试中试基地及质检化验中心,完善生物发酵试验基地,搭建省级技术研发平台2个、市级技术研发平台1个,具备了开展各类酶制剂、微生物制剂产品全过程开发试验的科研条件。
开展产学研合作,承担重大攻关项目。其中,河南省中科院育成中心成果转移转化项目“地衣芽孢杆菌高产菌株选育及产业化开发”已实现年产1500吨量产,填补了我省地衣芽孢杆菌产品的产业化空白,新增经济效益1000余万元。公司还成功攻克了高产菌株诱变构建技术,自主研发高密度液体深层发酵等新工艺组合,创制功能性微生物多菌复合及菌酶联合应用新技术,主导产品质量技术指标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准,核心竞争力得到大幅提升。
与郑州大学合作,利用微生物解决糖化酶、蛋白酶发酵尾气污染问题,采用“多级增溶生物滴滤+生物过滤净化”的全套工艺技术,对臭气物质进行无害化、无臭化处理,从根本上解决了酶在发酵过程中的尾气异味污染问题,为促进我国发酵行业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循环型生产模式的转换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据肖东坡介绍,该公司新产品大多已实现产业化生产和市场推广,特别是独创的“高密度液体深层发酵+离心浓缩+精滤提取+喷雾干燥”先进工艺组合,芽孢杆菌、蛋白酶系列产品生产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生产成本较同行业平均水平降低30%,相关产品成为多家行业龙头企业的唯一供应商,在替代饲用抗生素、促进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方面产生了显著效益。
紧紧抓住酶制剂这一生物产业“芯片”,崤函生物不断实现转型升级。
当前,公司已拥有授权发明专利21项,创制开发了酶制剂、饲用益生菌、霉菌降解酶、芽孢杆菌等20余种新产品,年产达1.2万吨,产能和产业规模均居河南同行业首位。接连与益海嘉里、双汇、金正大、史丹利等多家龙头企业建立了稳固销售关系。公司也先后被评为“国家科技型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有序发展合成生物学技术,运用功能型微生物、酶制剂等生物技术,推动实现水体脱氮除磷、重金属土壤修复、固体废物利用处置,推动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发展污染物生物环境响应监测、生物降解和生物修复、生物资源回收利用等生物环保产业链,助力打赢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攻坚战。
崤函生物前景广阔,未来可期。肖东坡表示:“我们将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技术成果的创新与转化,力争到2025年,公司总产能达到3万吨、产值突破5亿元。”
企业名片
河南崤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注册资金1000万元,位于三门峡市渑池县黄花工业区,员工总数210名。公司主营酶制剂、微生物制剂、益生菌制剂等生物制品的科研、生产与销售业务,建有大型生物发酵生产线4条,主导产品为蛋白酶、芽孢杆菌、秸秆腐熟剂、生物土壤改良剂等,属国家大力提倡的战略性新兴产品,广泛应用于健康种植、生物肥料、土壤改良、生防植保、畜牧动保、环境处理等领域。公司组建有“河南省动植物微生物制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技术人员38名,拥有授权发明专利21项,先后被评为国家科技型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河南省“瞪羚”企业、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三门峡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标签:
相关热词搜索:
[责任编辑:]